第四册第三单元试卷分析
【考试概况】
全班51名孩子参加考试。
优(95—100分):28人。
优(90—94分):16人。
良(80—89分 ):7人。
最高分:99分;最低分:82分。
【情况分析】
▲ 进步:
与前两次考试相比,本次考试总体情况稳中有进。希望保持这样的良好势头,逐步养成养成扎实、认真地学习;灵活、高效地答题等好习惯。
▲ 担忧:
本次考试的写话不难,但很多孩子写得不够好,有的语言啰嗦条理不清(属于不会写作型);有的三言两语不肯多写(属于懒惰型);有的写得挺多文不对题(属于偏题型);还有的基于图画没有想象(属于活力不足型)。以上每一种类型的写话都需要改进,尤其是第一种类型的孩子。希望大家利用好平时的图画作文、循环日记,认真练习,不断积累,逐步提高自己的写话水平。
▲ 表扬:
本次考试书写认真的孩子又增加不少,字写得规范、端正、整洁、美观的孩子是:陈乐轩、崔家毅、邓成宇、林子恒、宋兴华、陶子、王之瑜、张艺耀、张裕轩、周城楠、陈小婕、端瑞、高羽希、李语萱、王子晴、谢依鸣、俞苏婉、袁宛书、张舒嫚、赵晋灵、朱新冉、朱子慧、周于凤、端木泽卉、范千羽,值得表扬!
本次写话值得表扬的同学是:陈乐轩、崔家毅、林子恒、宋兴华、王之瑜、杨硕、于涌鑫、周城楠、邓树捷、陈小婕、端瑞、高羽希、李语萱、俞苏婉、张舒嫚、朱新冉、蔡瑞、端木泽卉、汤曌汲、范千羽。
【各题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】
第一题:比一比,看谁拼得准,写得漂亮。
这次错得不多。我想这里面有各位家长的功劳。我听说许多家长经常给孩子复习巩固课后的生字词,这的确是很好的学习习惯。孩子们生字掌握得好,将会对他们的阅读、写话等产生积极影响。需要提醒的是:“chì bǎnɡ”和“chì jiǎo”要注意区分。
第二题: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划横线。要看仔细噢!
使劲(jìn jìnɡ ) 假日(jiǎ jià) 假山(jiǎ jià)
逃窜(cuàn chuàn) 勉强(qiǎnɡ qiánɡ) 强大(qiǎnɡ qiánɡ)
和第一单元考试一样,这题错误率很高。错得多的是:
1、使劲(jìn jìnɡ )2、假日(jiǎ jià)3、逃窜(cuàn chuàn)
概括起来分析一下,孩子们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以及个别多音字掌握不太好,需努力准确认读和记忆。这里还有一个平时做有心人的问题,在平时的学习中凡遇到这类易错字的多音,就要做有心人,认真读、记,千万不能一读而过,敷衍了事。
第三题:比一比,再组词。
错误率不高。错的最多的一个组词是 “傍( )”,很多孩子把它看成了旁字。“傍”是我们上学期学的一个生字,看来孩子们有些遗忘。
第四题:照样子,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。
这题中有个别小题错得比较多
1. 两( )( )的辫子
主要错在辫子不知用数量词“条、根”。
其实,这个数量词在我们的课文里都有出现:“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”。所以我认为,写错的孩子要么是马虎不动脑筋,要么是课文中所学知识不会灵活运用。
2.( )船帆
在这里,正确答案是“挂船帆”,课文里说得明明白白“起风啦,快挂帆吧!”所以要懂得学以致用。
第五题:填成语,用成语。
这题中把成语补充完整错得不太多。
可是,在运用这些成语时,明明上面有样子可以照抄,还有很多孩子抄错。同时,也发现很多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,张冠李戴、乱用一气。比如:“体育课上,小明跑得飞快,别人远远落在后面,他真是 !”这里应该填“遥遥领先”,有不少孩子写成“得意洋洋”。褒义词写成了贬义词。
这说明孩子的理解能力,审题能力有待加强。
第六题:看课题,想一想内容,再填空。
这题非常简单,只要能写到跟课文有关的内容都算对,错得不多,主要错误在写错别字。
第七题:按课文内容填空。
这题很简单,都是书上的句子。但错得挺多,问题出在孩子们不认真审题,多字少字。看来,课文还要多读。怎么多读,首先,预习时要读熟,然后,课堂上我会让孩子们反复读,最后,复习时,让孩子们熟读成诵。其实,孩子们记忆力是非常不错的,只要多读几遍一定会背。
第八题:认真读短文,并回答问题。
这题分为四小题,第一小题:这段共有几句话。部分孩子在数句子时出了错,可能是有些孩子没弄清“感叹号也是句子结束标识”。
第二小题,文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哪些。有些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数量词,优秀孩子知道,但漏找了。
数量词就是数词+量词,比如“五个”,“五”是数词,“个”是量词。“五个”就是个数量词。
第三小题,画出文中的感叹句,大部分孩子都画对了。
第四小题,画出文中写那个人喜欢小葫芦的句子。正确答案应该是“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。”有些孩子没找出来,一方面是没有认真阅读思考,另一方面还因为这些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强,今后需进一步努力。
第九题:仔细看图,请根据图意写几句通顺连贯的话。
这次的看图写话没有什么主题,对于这样的图,大部分孩子认为很好写,少数孩子认为不好写。
纵观所有的写话,大部分的孩子能有条理地叙述,一些孩子能比较生动形象地描写当时的环境和发生的事情,想象丰富、合理。少数孩子认为:看不出图上的小动物在干嘛,所以不会写。更有个别孩子因为无从下手,导致写话都没有完成。
那么,平时,在指导孩子写话时,我们应该怎么做呢?
1、给孩子们强调看图写话的基本方法:
首先是仔细观察图画,先看整体,再看细节,捕捉有用信息,通过画面的信息把理清图画主要讲了什么。其次是大胆地想象,写话要凸显孩子的个性就必须有自己的想象,但是想象一定要合理。
2、写话的评分首先看四要素:①什么时间、②什么地点、③有谁、④在干什么,包括今后的作文评分首先也要看这四要素。但是少数孩子还是会漏写一些要素,希望这些孩子在平时的写话练习是要注意。
3、多说、多写,并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积累好词好句,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写作言之有理、言之有物、言之有序。
【特别关注】
拯救孩子们的想象力
语文课程标准中设定的小学想象类习作的总目标是“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,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”。并对各年段有具体的要求,低年段“写想象中的事物”,中年段“能不拘形式地写下想象”,高年段“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,内容具体,感情真实”。可见我们对学生习作中的想象是极其注重的。
想象力是孩子的活力,是孩子的生命。孩子没有了想象力,也就失去了孩子的特征,失去了自己的童话;孩子没有了自己的童话,也就失去了创造力。
一位英国作家曾这样说过。想象让我们的世界变得万紫千红,让人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。想象使人类有了追求,有了向往。因为有了想象,我们的社会才会不断的发展,我们的文明才会不断的进步,想象,是奇迹之母。
想象力也是有黄金时期的,小学低年级前都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时间。为什么越小的孩子越有想象力,那是因为越小的孩子受社会文化规范的影响越小,而天然的想象力保存得较多的缘故。也就是说,每个儿童原本就有着丰富多彩的想象力,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,这些想象力逐渐地被既定的各种文化规范削弱了。
现在的状况却是家长在黄金期只注重知识或技能培养,而不重视实践能力与想象力的迁移。家长们的过度关心已经束缚住了他们的手脚。久而久之,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好奇心逐渐下降。
所以有专家这样说:“想象力很美好,但为何如此奢侈?哪个父母打心眼里不想孩子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?但在应试教育下,这似乎显得不合时宜了。”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吗?!
这些行为培养想象力
1、与孩子一起进行阅读,并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孩子发问、比较、猜测,画下来、演出来、发表不同想法,想象力的培养就能事半功倍。
2、常给孩子一些想象力方面的训练。比如给出一些简单的符号如一条线、一个半圆、一个圆圈,让孩子根据这些来组合故事,鼓励孩子尽可能多地组合一些更复杂、完全不同的故事。
3、鼓励孩子拆装废旧物品,适当给孩子买一些智力玩具。比如废旧的钟表可以让孩子拿去拆装,甚至家里的电脑等物品,家长都可陪孩子一起拆装维修。
4、多让孩子做一些脑筋急转弯的练习,鼓励孩子思考时多转几个弯,同时鼓励他们不按成年人的思维定式进行思考。
这些行为扼杀想象力
1、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。一个经典的案例是这样的:老师问“雪化是什么?”有孩子回答“雪化了是春天”,结果这个答案被老师打上红叉,因为它与标准答案不符。
2、替孩子做事。比如替孩子洗碗、洗衣服、背书包、系鞋带,使孩子丧失基本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。
3、制止孩子与众不同。这也有一个经典案例:一个孩子在图画本上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,结果被老师和家长纠正过来,因为“太阳应该是红的”。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不敢进行与众不同的想象。
4、过早开发智力。很多家长强调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,从小向孩子灌输大量的现成知识,结果孩子记下来、背下来,似乎什么都知道了答案,从而失去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。
最后:感谢您对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关注。希望我们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,共同关注,加强联系,密切配合,使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!
评论